本文从3.1挂钩开始
几天前,我们目睹了罗志祥人力资本的崩溃。
虽然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但有些评论确实很严厉。
罗志祥的母亲回应道:
"通过将这些私人事务摆到桌面上,周扬青正试图摧毁罗志祥。"
一些网民认为:
“周扬青太无情了,太无情了。我们不能悄悄地分开吗?”
甚至有些女性网民说:
“男人都有像罗志祥一样的“后宫梦”,但绝大多数人没有勇气去做,他们敢做的也不是普通男人。”
真的是这样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是复杂的,没有没有理由的无情,没有没有理由的渣。
今天,我们将从罗志祥的成长经历中探索渣男是如何形成的。
01
我很渴望年轻时成名。
1995年,年仅十几岁的罗志祥进入娱乐圈,加入了“四大天王”的行列,并很快因其极高的面部价值而广受欢迎。
台湾的“四天王”组合
后来,只有他和欧弟留在“四天王”中,他们组成了“罗密欧”组合。
外表出众的罗志祥成了该公司的目标。
电视连续剧《年轻的梁祝》(2000)
年轻的罗志祥迅速壮大。为了更好的发展,他向公司提出了一份谅解协议。
然而,该公司很难培养一名艺术家,并拒绝让他走,坚决拒绝。
因此,老板孙德荣被罗志祥指控性骚扰自己。
老板孙德荣大喊“错了”,并声称他“把罗志祥当儿子一样对待”。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孙德荣两次割腕自杀,称罗志祥“鬼不会放过你”,震惊了当时的娱乐圈。
“性骚扰”事件以两次损失告终。不仅孙德荣的声誉受损,罗志祥也被扫地出门。
罗志祥和孙德荣
卡伦·霍妮在我们的内心冲突中提到:
“一个完整而健康的人格不能脱离男女共同发展的特征。
一旦这两个特征形成对立,它就已经是神经症冲突的产物。"
从罗志祥,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神经质冲突的外化:对成功的渴望,对进步的强烈渴望,以及充沛的精力...这些都是男性特征的表现。
但是你看不到他身上女性气质的发展:对待老朋友不尊重,也不为自己铺路...
今年4月25日,孙德荣在社交平台上代表罗志祥发言:他希望给孩子们一个反思和负责任的机会。
他称罗志祥为“我的孩子”,这表明他对当年的“性骚扰事件”并不怀恨在心。
然而,在孙德荣生病期间,罗志祥从未看望过他。
我们不知道罗志祥是否与孙德荣私下和解。
然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对外界的“无情”和功利态度使公众怀疑他的性格。
这是罗志祥第一次表现出极端的一面,但这绝不是最后一次。
02
从偶像到喜剧演员再到“亚洲舞王”
他渴望保持不败。
“罗密欧”乐队解散后,罗志祥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扮丑”、“制造奇怪”和“没有下限”来折磨自己。
他在第三场综艺节目中扮成丑八怪,在脸上砸猪肉和鸡蛋,在脸上打鱼,吃老鼠屎,用章鱼做发饰。
他在后来的采访中说:
“当我第一次进入综艺节目圈时,我有一段时间不习惯它。后来,一位长者用鸡蛋打了我的头。我醒来后发现,混合综艺节目实际上比成为偶像需要更长的时间。”
那个鸡蛋让罗志祥意识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失败将导致毁灭。
凭借“战斗到死,也要力争上游”的获奖意识,罗志祥参加的三个节目都获得了收视率冠军。
当时,他“打败”了无数人,他得罪了无数人。
他成了综艺圈的“国王”,财富和名声滚滚而来。
“胜利者拥有一切”的价值使他的男子气概再次主宰了意识——用一句俗话来说,它是“膨胀的”。
罗志祥坦率地说,在那段时间里,“你必须侧身行走”,得罪了大人物。几个受欢迎的节目被禁止了。
再次失去工作后,他选择离开综艺圈,进入音乐界。
2005年,他带着他的专辑《催眠秀》重返娱乐圈,并因在《宇都2》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金钟奖。
2006年,他凭借单曲《镜武门》在海峡两岸和三地走红,并确立了“亚洲舞蹈之王”的地位。
近年来,他经常出现在明星大师的电影中,还参与录制了许多内地综艺节目。
电影《美人鱼》
“极限挑战”朱碧石
从偶像团体到综艺圈,到音乐圈,然后进入大陆。
罗志祥一直在重复一件事:胜利。
如果你失败了,你只能离开,没有回旋的余地。
在他的潜意识里,人们不是赢家就是输家。
胜利者拥有一切,可以侧身行走。失败者要么离开,要么被他人压迫和轻视。
道歉、自省和谦卑是不可能的。弱者和失败者就是这样做的。
罗志祥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失败的恐惧经常让他徘徊在“赢家”和“输家”这两个极端之间。
这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他对“胜利”如此着迷?
03
沮丧和无情的性格
暴力、忽视和冲突中的童年
了解罗志祥的童年经历,你会发现“赢了国王,输了敌人”的意识从小就根植于他的心中。
由于父母欠下数千万台币的巨额债务,歹徒经常前来讨债。
这使得罗志祥童年最常见的画面,是父母谦卑地乞求的脸。
八岁的孩子已经有足够的自我意识。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们的父母每天早早起床,在黑暗中工作。年轻的罗志祥也用他的技能赚钱。
他跟着罗家的乐队到处赚钱还债。他怎么会觉得充满安全感呢?
当在采访中谈到这一经历时,罗志祥的眼睛盯着对面,他歪着头,看起来准备进攻。
恶劣的生活条件,忙碌的工作父母,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使罗志祥充满竞争意识,缺乏合作精神-
作为一个成年人,这一特征贯穿他的一生。
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
在暴力、忽视和冲突的环境中长大的男人比在友好、关心和稳定的环境中长大的男人更容易利用和背叛自己的同伴,也更容易对他人的不忠进行报复。
但是竞争意识不仅不好,它还能激发人们的主动性。
由于缺乏合作精神和又黑又胖的外表,罗志祥在学校被欺负,被最喜欢的女生嘲笑为“黑猪”。
遭受重创的罗志祥努力减肥和保持健康。他已经成为一个英俊的年轻人。他不再受欺负,赢得了许多女孩的青睐。
但是罗志祥心里生了一颗种子:
别人不值得信任,也不能无条件地爱我。如果我又丑又胖,我只会被人嘲笑。如果有比我更帅的人出现,我会立刻变成一个失败者。
为了保持“受欢迎”的获胜者地位,15岁的罗志祥开始跳街舞。
因为他跳得太用力了,他在20岁时就长了软脚,膝盖软骨严重磨损。然而,罗志祥继续跳舞的欲望驱使他选择不接受手术来恢复。
与他强大的进取心相反,他对“失败”有着强烈的恐惧和焦虑。
在健康和成功之间,他更喜欢后者,因为他承受不起失败。
陆羽曾经这样评价罗志祥:他是一个非常沮丧的人,他什么都不会说。
由于害怕失败,他不能信任任何人,也不能把握合作的界限,包括与自己的合作。
他“工具化”了自己,去除了人性的一部分,开发了身体的工具价值,并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种特点使他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成功,但在人际关系上却不断碰壁。
情感之路特别坎坷:他渴望无条件地被爱,但认为爱是有条件的,赢家可以得到所有人的爱,输家只能被拒绝。
“胜败论”与“工具人”的属性相结合,导致罗志祥做出了许多“割裂三种观点”的行为:
为了专辑销售而出卖你的身体,为了受欢迎而与女性粉丝裸聊,因为拥抱你的大腿和爱你的母亲法式热吻而激起热情并自称为徐怀钰的男朋友。
如果你摘下“审视自己”的过滤器,把罗志祥当成一篇“文章”,你会发现这篇“文章”可以随时交易。
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工作中,只要有漏洞,普通人都会有尊严地解决问题,但他把自己当成一块破布来堵住它。
例如,在他父亲去世的那天,罗志祥在综艺节目中非常搞笑。在大人物杨登魁的追悼会上,他缺席并跑去帮助周星驰的电影平台。
他内心对父亲有感情,但他不认为感情特别重要。他也不认为报答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是头等大事。
因为表达感情不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
成功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成为赢家并获得利益,你就能偿还一切。
罗志祥在童年时通过帮助家人挣钱来表达他的爱。
成年后表达爱的方式是成为权力斗争的胜利者。
如果你不优秀,你就不配活着。它已经41年没变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罗志祥是相当“内外”的。
也因为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他不爱一个人,而是把另一个人当作工具。他爱一个人,并且仍然可以用另一个人作为工具。
04
他能撕开伪装来面对自己吗?
回顾罗志祥的前半生,他的成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他的失败也是如此。
对胜利的追求使他处于事业的巅峰,而“对失败的恐惧”使他在人际关系中不断碰壁。
现在41岁的罗志祥,是否还有“反思和责任的机会”还不得而知,但也不是不可能。
尽管周扬青的启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把他从自己的世界中拉了出来,但它也打破了“胜利者”的保护壳,让罗志祥看到了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害怕失败,害怕被打败,害怕用尽全力往上爬。
此时,他面临着一个选择:
解决内心冲突的方法是什么,是改变循环,像以前一样继续追求胜利,还是勇敢地承认自己失败了,但承受得起失败?
如果他能做到后者,他将学会“承担”和“承担责任”。
然而,这种转变不能仅靠后天的努力来实现,而是取决于早期经历对个人的影响程度。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早期经验有很大的影响,并使儿童的行为模式僵化,新的经验不能带来突破,因为儿童不会接受新的经验。
例如,性格不合群的孩子会远离每个人。或者严重依赖自己心灵的孩子总是被迫屈从于他人。
罗志祥也是如此。虽然他的人格问题源于童年的创伤,但他一直在努力解决萦绕心头的焦虑。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人开始追求稳定和归属感。面对冲突和改变自己变得不现实。
青春是困惑和痛苦的,中年是清醒和痛苦的。
这也很痛苦,当然还是选择以前的痛苦为好,至少它能让人们感到熟悉和安全。
所以在周扬青被揭露后,罗志祥立即选择了道歉。
他当然不认为自己真的错了,但他比以前更聪明。
也许他已经预料到了这段关系的结束,并且知道周扬青和他不是同一类人。他只是相信他能赢,但他已经准备好输了。
但他不明白的是,在这段关系中没有输赢,也没有所谓的竞争。
它只不过是一个不完美的个体,寻找另一个不完美的个体,检查漏洞,填补空缺,互相关心,互相温暖。
对于一个有着贫穷不幸的童年和坎坷成长经历的男孩来说,要战胜许多人并消除心中的恐惧是不可能的。
只有学会爱一个人,才能真正勇敢。
从罗志祥,你可以看到一个人挣扎着自救的痕迹,但你看不到他得救的痕迹。
周扬青曾经是一个机会,但是错过了。
也许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或者它迟早不会到来。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