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小子”新组合出现!央视网用年轻的声音打造青春嘉年华
南方优质客户
“新年祝福我们放声歌唱,幸福的天平会越来越大,所有的烦恼都会变成美丽的云,画中会充满阳光和温暖……”
中央广播电视台在2020年网络春晚(以下简称“网络春晚”)上推出的“携手赢2020”手势舞蹈挑战赛自1月15日启动以来,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吸引了众多网民,尤其是年轻用户的参与。手比V好,舞蹈和祝福会扫除过去一年的“困难”!
预热之后,一场“青年狂欢节”正式打响了!1月17日19: 30,央视综艺频道、中央视频客户端、央视网络多终端、央视新闻客户端同步播出网络晚会。
在除夕夜的时候,今年的网络晚会为绝大多数年轻人精心准备了一场生动活泼、温馨感人的“青年嘉年华”。晚会由奈杰尔·穆罕默德、、高波和于共同主持。观众和各行各业的年轻朋友用年轻的声音向奔跑的时代和追逐梦想的青春致敬,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年轻一代的狂欢节。
与时俱进的青年
进入2020年意味着新的十年已经开始。第一批在00年后迎来了美丽的20岁,第一批在90年后进入了新的一年。正如他们年轻时一样,他们也在接过时代的指挥棒,并逐渐占据话语的中心来表达他们的自信。
当我们告别旧的,欢迎新的,我们提议为过去干杯,为未来干杯。我们将利用“青年嘉年华”来连接过去和未来。
在过去的2019年,发生了太多令人难忘的事件,例如70周年国庆游行,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例如,在最后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中,精确的减贫写下了一部“赢得战斗”的壮丽史诗。另一个例子是嫦娥四号,人类在月球背面迈出的第一步,令人惊叹的北京大兴机场,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的第52和第53颗北斗全球网络星。
在晚会上,一群年富力强的“最美丽的奋斗者”被邀请到现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和他的平均年龄为31岁的团队,身披“火焰蓝”的国家应急救援专业队,正在扶贫第一线战斗的松茸石和“扶贫书记”。还有20岁的骑自行车环游中国的人,25岁的5G项目成员,21岁的世界阿尔伯特技能大赛第一个金牌获得者……他们将分享中国力量背后的青春故事,中国人的骄傲和中国的奇迹,反映新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
青春是奋斗,奋斗是青春。随着时代典范主题曲《出发去梦想》的演唱,中国青年计划主题曲《向上的光》的铿锵旋律,以及向中国航天人致敬的《夜空最亮的星》...所有的声音都将融合成“我爱你,中国”,这是一首不可多次演唱的歌曲,融入一首血脉相连的交响乐,谱写出这场“青春狂欢”的背景音乐。
“烧线”充满创意的青春流行色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流行模式。精通年轻声音的互联网之夜将会赶上一年中的焦点、热点和潮点。与此同时,它将认真倾听广大网民的声音,用创造性的大脑空洞烧掉过去一年的流行符号。它将努力使每一个节目都成为观众“心中的爱”,让广大青年用户尽情享受“青春嘉年华”。
整个晚会由胡霞、、魏大勋、费、、许维周、、、、范等明星主持。同时,它还聚集了网络用户,如正能量短片创作者和素食互联网用户,汇集了各种节目,如歌舞表演、功夫表演、脱口秀等。
厦门警察合唱团、泸州医生合唱团和北京职业教育合唱团将一起演唱三首歌曲来表达职业自豪感。在火车站求婚的“铁路夫妇”和“第四代良渚考古学家”的考古夫妇用“2020”表达了“爱你,爱你”,并当场做出了美好的期待...
“元旦快到了。每个人都在为相声喊“央视男孩”。队长康帅准备好了吗?”2019年,央视主持人的集体亮相成为一个亮点。当晚,36岁的奈杰尔·麦赫迈特、40岁的朱广权和50岁的康辉作为“央视男生”的新组合亮相,并以脱口秀的形式对2019年做了年终总结。
通过互动联系青年的共同声音
作为除夕夜央视春晚的活跃前奏,网络春晚不仅在气质上更趋向于“在线”,而且在网上和网下开放,连接小屏幕和大屏幕,并推出多种金融媒体产品。希望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在网络文化和综艺节目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新媒体时代构筑一条新的风景线,打造一个参与意识极强的“青少年嘉年华”,真正让广大青少年用户加入进来,获得更深的沉浸感。
这场在线晚会最大的互动亮点是创新性地推出“数字肖像”大数据清单,这将由聪明的虚拟主持人“小羊”宣布。通过对2019年中国互联网生活各个方面的有趣解读,我们可以捕捉到中国年轻人的集体记忆和热点。值得注意的是,全民参与的“新年愿望数字写真”在互动征集中呈现了50个最受欢迎的新愿望关键词。在晚会播出的同时,观众还参与了网上晚会“我的新年愿望#2020”主题页面的讨论,他们的新年愿望也有可能出现在网上晚会的屏幕上。
在此之前,“90后”袁隆平和“80后”范进士的国宝已经通过虚拟博客向他们的年轻朋友送去了全部祝福。
在互联网之夜,一个特别的互动“带回家过年的商品”也启动了。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殊一年。独龙江镇的扶贫代表将把满载年货的村民带到聚会现场。他们将与几位一线扶贫代表一起,在“年度商品街”向全国观众推荐正宗的年度商品和家乡风味。
[写作]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长信
[作家]刘长信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