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到了春花盛开的季节。在享受春游的同时,高邮人会哼几首高邮民歌《故乡的歌》,为这次美妙的旅行增添一些欢乐的气氛。事实上,这首新的高邮民歌“家乡歌”从去年开始流行,已经成为高邮人最喜爱的高邮民歌之一。这首歌有什么不同?我们的歌
节奏欢快,气氛活跃。这种曲调和风格让你跟着节奏和节拍唱歌了吗?熟悉的故事、不同的组合和现代元素的呈现会让你感到亲切和陌生吗?这首《家歌》是高邮音乐人在2019年底为中央电视台《乡村舞台》高邮篇特别创作的一首新的高邮民歌。
高邮民歌历史悠久,曲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中央电视台的“乡村舞台”是一个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平台。歌词和歌曲的作者徐光庆对于如何展现高邮民歌的深刻内涵以及如何与时俱进持谨慎态度。
许广庆:大家都知道高邮民歌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然后我有了灵感,想出了“故乡的歌”的标题。主题确定后,应该先写下下面的歌词,我会在歌词出来后再写这首歌。
由于歌曲的主题确定为“故乡的歌”,许广庆首先想到了在高邮流传了几十年的两首民歌《数鸭蛋》和《丢下我的儿子》。歌词以这两首歌为出发点,讲述了高邮民歌的历史和传承,表达了高邮人对高邮民歌的真挚热爱。
这首歌虽然是新唱的,但必须反映高邮民歌的主要风格。但是,如果传统高邮民歌被广泛使用,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可能不利于全国观众的普遍接受和地方民歌的传播。
说唱部分不适合高邮民歌的老一代,必须有年轻人参与。既然要展示高邮民歌的发展和传承,那么高邮民歌的三代老、中、青不仅符合歌曲的要求,也清晰地展示了高邮民歌的传承。
经过一天一夜的构思和创作,《故乡的歌》终于成型了徐光庆立即将此文交给高邮民歌第二代传人,与第三代传人曹对接,并请他们提出宝贵意见。
高邮民歌的第三代传人曹:他给我们看的时候,感觉很好,因为他的民歌是要继承和发展的,甚至给民歌增加了发展的成分,所以听起来还是像高邮民歌,唱得很好听,高邮给我们的画面感觉都出来了。
被前辈批准后,大家立即聚在一起开始排练。只有当我们到达现场时,我们才发现他们是由一个电声乐队伴奏的。
右城电声乐队吉他手王亚彬
一般来说,电声乐队主要演奏西方音乐和流行歌曲,并使用电声乐队演奏或伴奏。高邮民歌对我们乐队来说仍然是一种创新,以前从未遇到过。幸运的是,电声乐队的成员都是有20到30年演奏经验的专家。经过几次磨合和练习,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曲调的特点,并补充了电声乐器的优点,从而为原本欢快的曲调增添了一点节奏。在电声乐队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沉浸在高邮民歌的海洋中。尽管天气寒冷,每个人都无私地加班,努力练习,在家唱歌。
2年11月8日上午,019,中央电视台的《乡村舞台》在美丽的高邮湖正式录制。当《故乡的歌》欢快的音乐响起时,观众们充满了喜悦。每个人都跟着节奏和节拍,和舞台上的客人一起大声唱歌。当活动结束时,仍然有一些人在唱“我家乡的歌不足以唱和唱”这句话。
“好,好,还是好”,高邮的一些市民听到观众回来了。一些人通过高邮官方媒体发布“高邮民歌好听”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活动是短暂的,但思考是永恒的。作为一首新的高邮民歌,《故乡之歌》真正走进了普通高邮人的心中。那么高邮民歌今后如何传承和发展呢?家乡的歌可能给了他们更多的灵感。
杨高邮民歌第五代传人徐娟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劳动风格的缺失,许多古老的民歌会越来越少,很少有人会唱,年轻人也不太能听懂。当然,我们必须在旧民歌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民歌。毕竟,继承是为了发展。
高邮民歌历史悠久,起源于田野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年轻人无法理解高邮民歌的质朴和情感。那么如何传承高邮民歌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娃娃那里拿过来。近年来,高邮民歌多次进入校园,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高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不是一条路。时代在发展。当过去无法复制时,只有努力向前迈进并适应时代。《数鸭蛋》、《故乡之歌》等等,不就是说明了这一点吗?
当越来越多的新力量走近高邮民歌,热爱高邮民歌,唱响高邮民歌时,我相信高邮民歌会在传承的过程中真正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