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首页 > 明星资讯 > 晓雪离职结束13年任期,女魔头相继离场,时尚杂志还能走多远?
晓雪离职结束13年任期,女魔头相继离场,时尚杂志还能走多远?



作者:尹万妮编辑:江悦

微信公众号:主要人物查看(id:sxrenwukan)


2年的一场离职风波掀起了《名利场》在时尚界的一角。毫不奇怪,在华丽的长袍下,欲望的虱子总是不可避免的,它也充满了干扰和噪音。


2月18日,情报组副主编和报道负责人何晶被调查组成员以实名举报,陷入舆论漩涡。随后,他很快选择辞职


何晶在非小说界很有名气。他的GQ报道团队也看到了许多画在屏幕上的作品。例如,记录2019年GQ 10周年的文章《人来了又走,潮起潮落:2019年名利场背后》写了伟大的盖茨比的浮华感觉这篇


的文章以极其平静的语气描述了时尚活动前后的细节。在他们的作品中,梁朝伟、王一波、李宇春等明星成了普通的市场成员——从上帝的角度来看,《名利场》永远是流动的,没有一个明星能成为永恒的主角


时尚杂志一直是《名利场》的一部分。当报道跳出固有的视角,变成一个充满智力优势的旁观者视角时,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张力。


不容易逃脱《名利场》的诱惑在离开的人中,时尚编辑是最引人注目的。


01


|在1992年019月的最后一天,肖雪和ELLE说了13年的再见,他说了一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和朋友分手吧”照片中,她留着长发,戴着一条巧克力丝带,不像今天的冰冷气质,她在1988年举办了第一期《ELLE世界时尚花园》。



在过去的三年里,《周末画报》的叶晓薇、哈珀市场的苏芒和ELLE世界时尚花园的肖雪相继辞去主编一职。他们和《VOGUE》中国版主编张宇曾被誉为“中国第一代时尚女性的恶魔”。现在她们分散了,中国第一代女性掌权的时尚江湖正在瓦解。


她的真名是李辉,但她很少使用真名她自己曾透露“除了买机票,她从不使用真名。”与名字的变化相比,这个瘦小的女人对中国时尚杂志的改变显然更加惊人。


当她进入时尚界时,她的年龄并不算太年轻:30岁


黄红是她的贵人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97年的一次晚宴上,当时肖雪在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北京办事处工作,从事电影制作和宣传工作,并在业余时间为iLOOK写文章。

< BR >

< BR >

洪晃后来在书中描述了第一次相遇,“她的穿着非常优雅,她的皮肤看起来像一幅画,而且没有化妆品的痕迹。虽然她身上没有名牌,但她给人的印象是她的衣服比名牌贵...她对我的第一印象和我母亲对老布什的第一印象一样:“中国仍然有这样的女人。"“


这种增值很快就实现了。2000年,洪晃邀请小雪加入伊洛克湖世界城,很快适应了这个圈子的节奏。一年多后,后者成为该杂志的主编,并完成了全面修订,从“一个聪明女性的时尚杂志”改为“时尚消费信息出版物”。明星生活方式成为主要内容


她也迈出了一大步


发表于当年12月。她邀请了洪涛、李冰冰、范冰冰、姜钦琴和袁泉来拍摄封面。现在看来这是正常的操作,但在当时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在此之前,国内一线时尚杂志的封面都是外国面孔。其中有借鉴国外经验、开拓版权合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不承认“中国面孔”


地图:是的,当时肖雪的修改是成功的,很快,iLOOK的发行和广告都翻了两番。作为一种本土原创出版物,它甚至可以与《时尚芭莎》和《时尚》中国版相提并论,后者早已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面孔也开始在时尚杂志的封面上流行起来。洪晃后来评论了肖雪的大胆创举:


“如果《辞海》上有‘主流女性刊物总编辑’的字样,她的照片应该放在旁边说明。”我用灯笼找不到它。“


肖雪非常适合这个职业2007年,她离开了黄红,进入了一个更大的战场——成为《ELLE》中国版的编辑总监。在接下来的13年里,她把它变成了本地化最成功的时尚杂志之一。



。与中途进入的肖雪相比,苏芒进入得早得多1994年进入北京东单西贝胡同的四合院时,苏芒刚刚从中国音乐学院文学系毕业。这位23岁的年轻人加入了中国第一份时尚杂志《时尚》,该杂志一年前刚刚开始出版,团队中只有几个成员。


艰难创业


在时装界,苏芒先后担任记者、编辑和客户经理。除了编辑之外,他还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比如收集广告、烹饪炉灶和搬运东西。万一后院发生火灾,他不得不紧急灭火。但真正帮助她在杂志中站稳脚跟的是她在广告销售方面的出色表现。


她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她是第一个让信用卡和房地产公司在杂志上刊登广告的人。在做了五年的广告之后,她已经在1999年负责了时尚杂志《时尚杂志》(fashion COSMO)等五家杂志的广告业务。


敏感的市场意识已成为她未来转型的基础,如命运的秘密礼物,使她有可能一步步接触世界顶级品牌。然而,她的法国丈夫很早就为她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以探亲为由,她可以去法国看巴黎时装周。20世纪90年代,她成为团队中唯一一个经常出国的人。


在第一代编辑中,苏芒无疑是铺平道路最广泛的人经过多年的躲藏,她在2000年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图


:在苏芒

< BR >

年,她参与了《时尚健康》杂志的发行,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时尚杂志随后开始了张之路的国际扩张,并成功获得赫斯特集团的哈珀集市的版权。2001年,美国杂志《时尚芭莎》作为《时尚芭莎》登陆中国,苏芒自然成为主编。


到目前为止,苏芒迎来了她的全盛期


02


刚刚进入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有些人已经大步流星地穿过了山川。也有人以低调优雅的态度稳步前进。


新千年后,国内服装行业方兴未艾,市场消费才刚刚开始。表面上的繁荣仍无法弥补内部的巨大差距。肖雪对招聘


时尚编辑印象深刻。


女孩拿起时尚杂志,对时尚界进行无休止的轰炸。就连坐在她面前的肖雪也难逃指控。“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虚荣,肤浅,整本书都充满了标识!你想告诉中国人民什么?这些名牌有什么大不了的……”


肖雪没有打断她,一直保持沉默,直到她结束她的抱怨。"你能告诉我一些你讨厌的不太大的品牌的历史、设计师、设计理念和文化背景吗?"女孩沉默了一会儿。


时尚界从来没有在“正义批评”的幌子下缺少类似的指责和误解2006年,一部《女魔头》在时尚界引起轰动,外界也给第一代女主编起了“时尚女魔头”的称号,这是一部高效、全能的作品。


有趣的是,包括肖雪和苏芒在内的时尚女性编辑似乎对这部电影没有100%的同情。原因是不同的,但都指向中国不成熟的时尚文明。


肖雪痴迷于厚重而优雅的质地,这是她从奶奶那里学来的。



她曾经描述她90岁的祖母几乎是中国的现代史:从一个高等级的家庭,她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如浮华的财富和荣誉,动荡和战争,文化大革命迫害,改革开放等。她对奶奶细心照料的记忆历历在目。即使她被安排打扫厕所,她也应该穿着整洁,头发也应该整洁。她只用几张黑色的发卡作为配饰,以各种不同的图案将头发系在头上。还有许多像这样优雅的细节


肖雪后来也出版了散文集《优雅》,但在现实生活中她很随意,除了参加活动或特殊场合,她经常炫耀自己的美丽。


在日常生活中,她特别迷恋旅游和阅读,很少暴露自己的私生活。她过去常常背着背包,长途跋涉去参观西西里。他也向往马德拉,因为三毛描述“马德拉就是马德拉,稀薄的凉风就是葡萄牙诗”


时尚行业的旅行,但还有更多探索和冒险的元素。


2 002年,肖雪首次参加巴黎时装周当时,很少有品牌将其阵地卖给中国媒体的时尚编辑。有时他们甚至不能买到去车站的票,不得不在演出的门口等着。保安会黑着脸大喊“让开”。高级外国时尚编辑也问她:你是在巴黎学习的学生吗?


然后苏芒已经有了自己的地位在赫斯特集团的支持下,她可以坐在欧美时装秀的第一排,采访世界顶级设计师,接触几乎所有的奢侈品牌。她已经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明星朋友圈子


2003,在苏芒的策划下,“巴扎星慈善之夜”诞生了当时,非典爆发时,社会处于半封闭状态,各行各业都处于短暂的停滞状态。


第一个市集明星慈善之夜就这样诞生了——7月3日,主题是“慈善,谁需要谁”,地点是西藏酷吧。来自陆羽、李和胡冰的10多位明星出席了开幕式。参与者可以竞拍明星的时装和晚礼服。最后,全体观众为北京红十字会筹集了16.8万元。


图:2003 BAZAAR之星慈善之夜


BAZARA慈善之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名,并成为一种传统。到第三年,筹款增加了十倍。随着时尚杂志的兴起,它的影响力逐渐变得更强。诸如“最后一战”、“阵地大战”和“xx被排除在外”之类的谣言经常爆发。在所有的麻烦中,只有苏芒一直是真正的首席


图:2017年巴扎明星慈善之夜


苏芒一路走来


|自1992 005年以来,她先后创立了“市集人”、“市集珠宝”、“市集电影”、“市集艺术”等一系列“市集系列”品牌。她将自己的个人声誉与时尚、媒体、表演艺术、慈善等诸多领域联系在一起,创造了国内纸媒扩张速度最快的时尚王国。


每年,商场编辑部都会拍集体照。每个人都盛装出席,穿着晚礼服,摆出王子和公主的姿势,而苏芒总是站在最高的位置以此为荣,就像掌管帝国的女王一样。


03


2013是所有平面介质的拐点


2-012年前,报纸广告市场蓬勃发展。然而,2013年上半年,全国报纸广告发布量为470.13亿元,同比下降2.54%


时尚杂志行业整体受到冲击。拥有包括《周末画报》在内的畅销杂志的现代通讯集团,201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20万元,同比下降78%。2014年,广告收入持续下滑,新媒体变得咄咄逼人,时尚杂志圈受到双方的攻击。这座曾经辉煌的坚固堡垒正在瓦解。


粉丝经济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时尚行业冬天的到来。


|在1992-014年间,“归来的第四个儿子”开启了内地娱乐圈的一个交通时代,当时没有两位明星出风头。苏芒是第一个打开交通大门的人。

< BR >

2年2月,015年,吴亦凡成为第一个进入哈珀集市的交通高峰肖雪也不甘落后。几天后,她让鹿晗登上了《ELLE二月》的封面



勘探取得了可喜的数据《时尚芭莎》的这一期每分钟售出约6000份,而《ELLE》杂志的粉丝提前5小时就卖出了10000多份。粉丝经济给时尚杂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各大时尚杂志也利用这一形势,开启了一个新的交通杀戮时代。在



的大趋势下,一直采取高水平国际姿态的《VOGUE》中国编辑总监张宇也无法承受。同年7月,吴亦凡终于推出了中国版的《时尚》,拥有了“不可思议”的90后一代


超模和“四旦双冰”主宰杂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杂志封面已经成为明星和粉丝争夺时尚资源的必争之地。


是一个令人悲伤和欣慰的变化:在聚光灯下,明星的排名、待遇、模特和欢呼的分贝与时尚杂志的财富成正比,而关于时尚的真实讨论量却在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新媒体,以自由的形式获得优雅、精致和时尚的生活方式。


正在转型。第一代总编辑似乎已经陷入被动的境地,但仍然有人手持武器,坚守时尚阵营。


在“第一代时尚女魔头”中,叶晓薇最不为大众所知,但她也是最隐秘、最先锋的一个在她担任《周末画报》主编期间,她没有依靠明星噱头进行营销,这仍然是她喜欢在公众面前谈论的话题。多年来,她一直在采访非主流艺术家,并与前卫摄影师一起探索世界各地的亚文化趋势。她建立的时尚体系是多样的,广泛的,但深刻的,有着深刻而简单的内容,她自己像一个精灵一样在其中自由移动。


图:叶晓薇

< BR >

当时尚大张旗鼓地加入娱乐和狂欢领域时,叶晓薇举办了名为“睁开眼睛”的时尚论坛。邀请函上的属性是“严肃”


她曾经谈到过时尚杂志背后的矛盾和冲突:品牌和艺术相互交流,但同时艺术创造品牌。


在杜尚的故事中,小便池被要求作为艺术作品“喷泉”来展示,她很欣赏艺术家希望通过作品表达的问题:“无论是艺术作品、展览、论坛还是杂志,你都应该尝试解决一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把问题扔掉。”“


而叶晓薇本人具有非凡的叛逆和独立精神


| 1986年,就在蒋经国宣布解禁之前,台湾当局风起云涌,社会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时,她考上了“台湾第一高等学府”台湾大学,成绩是台湾省第一,然后加入了学生会“大新社”该协会曾因发表反对台湾当局的言论而被禁止。她仍然“抨击风”,并秘密写了几份地下出版物。

< BR >

| 2000年,叶晓薇去纽约大学深造。“纽约的面孔和住在纽约的人一样多”她后来如此感慨在纽约,她去了阿鲁德下城一家著名的剧院工作,并在剧院里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非洲朋友。后来,他们给剧院命名,并联合创办了一份独立的时尚和文化杂志《阿鲁德》。


不同于其他时尚杂志对国际时尚的模仿和盲目追求。叶晓薇更热衷于寻找当地时尚文化的根源。


她擅长挖掘人物背后关于社会、国家和历史的宏大主题,比如一位在20世纪80年代将中国模特带到西方舞台的规划师。例如,一位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时尚艺术家;另一个例子是前世,时尚先锋,等等。

< BR >

2 016年,叶晓薇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纪录片《缪斯之旅》,拍摄了草间弥生、卡伦·布力圣、刘雯、朱哲琴、宋怀贵等不同时代的先锋人物,他们分别走在艺术和时尚的前沿。


但是商业总是残酷的,艺术会暂时消失在车流中根据


的数据,2016年《周末画报》将继续在期刊市场收入中排名第一,但纸质杂志的广告收入很难抵消这一损失。现代通信的收入也从2015年的5.957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5.189亿元

< BR >

2 017年,叶晓薇不再担任《周末画报》生活版的主编。根据现代通信集团的任命邮件,她将负责开发现代通信领域的新时尚产品。


04


苏芒曾经威胁要为时尚集团工作,直到他50岁。她三年前离开了。

< BR >

2年3月,018,苏芒因照顾他垂死的亲属而辞职。她淡化了布景,转移了话题。“义卖义卖之夜”是最有力的例子。第17届义卖会慈善之夜将如期在2019年举行。与过去相比,没有飞溅,整个事件已经停止了很多。唯一引起公众嘲笑的是新主编在微博平台上错误地将“王驹”改名为“张炬”的笑话。


在外界眼中,苏芒是第一代时尚最引人注目的主编,但这是不可否认的。她也是时尚界争议最大的主编。


如秋裤门


“我不允许我周围的人穿秋裤这是苏芒早在2008年参加《鲁豫有约》时的“一鸣惊人的演讲”当我因公出国时,我在同事的手提箱里发现了秋裤,并直接没收了它们。没有讨论的余地。虽然入乡随俗也有一些因素,但崇洋媚外的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并成为其理解时尚的短板。


图:在《陆羽有约》中谈到“羊毛裤”。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时尚芭莎》杂志上。外国的东西是为了中国而使用的,但它们总是显得有些不顺从。例如,抄袭国外时尚杂志的主题,模仿欧美摄影风格,满足物质欲望,迎合消费主义,强调营销而非产品等


苏芒似乎一直站在时尚圈和娱乐圈的交叉点上,整合两个领域的资源,充分利用它们,但拒绝深入挖掘时尚内容领域。


但是也许时尚从来没有被列为她生命的终点。公共数据显示,苏芒已经是一家公司的法人、28家公司的股东和26家公司的高管,涵盖电影电视、媒体、科技、基金等所有领域。


纸质媒体正面临垂死挣扎的困境。第一位时尚编辑努力寻找另一种方式。


肖雪在2017年将《ELLE》从一份持续五年的半月刊杂志转变为月刊杂志,对内容进行了更精细的提炼,并“与快节奏、支离破碎的阅读模式背道而驰”当杂志从公众那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肖雪选择了传递一种更有质感的生活方式——沙发阅读


根据当前趋势调整出版周期,调整ELLE数字版的内容,同时继续占领市场。肖雪坚信该杂志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张羽也在不断寻求新事物。2016年,她将推出面向90后读者市场的《VOGUE Me》双月刊杂志,试图以明星+时尚的方式拓展市场空间后来,她创办了以时尚电影为主题的《VOGUE Film》半年报杂志,并扩大了一年一度的《VOGUE Film》时尚电影展览。


图:张宇


。然而,一流时尚杂志制作的时尚微电影并不令人满意,整个画面更接近浮华服装掩盖的虚假想象。


张羽引领VOGUE走下神坛与垂死的时尚杂志的无助相比,它更像是迎接后黄金时代到来的斗争和失败。这只是时装业发展的一个过程。著名时尚摄影师比尔·坎宁安曾经说过,时尚是对抗普通生活的武器。第一位时尚编辑的传奇就在于此。他们冲破障碍,通过强力运作让时尚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曾经贫瘠的想象沙漠中播种欲望,引领人们赤膊上阵,远走高飞。


每个传奇都有自己的时代


目前,第一代女魔头已经陆续退役。但是这些曾经充满活力的女性编辑可能并不满足于此。


并不排除他们正在增强实力,或许正在为时髦的后半战做准备的可能性。他们也许能够渡过新一轮的淘沙浪潮,参与到更真实、更前卫、更深入、更人性化的时尚核心中。移动名利场总是需要这样的石头。


部分来源:

[1]“BOF独家|叶晓薇:站在艺术与科技交汇处的时尚先锋”,杨昆妮,BOF

[2)“一位中国女性编辑及其严肃的时尚态度。时尚日报

[3)《专访乐中国首席内容官肖雪深入解释改版原因》,李,乐中国

[4)《苏芒的下半部》,皮皮汁,空白杂志

其他网友都在看: